18620856065
索 取 报 价
资   讯   中   心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

来源: | 作者:thinks | 发布时间: 2023-09-28 | 135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上一篇关于CMA的文章中,简单介绍了什么是MS,CA,MEC和MWC:

 

FAQ032:如何计算CMA中的模式加权系数MWC

 

结论是需要添加端口激励才可以得到MWC,后处理Combine results可以直接给出每个CMA模式对该激励的远场的贡献,和直接激励(非CMA)的远场是一样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加上端口之后,模式MS结果变得不一样了,如何理解有无端口的MS区别呢?

 

其实区别就在于端口阻抗,比如50ohm端口,有无该端口的模式1大不同:

 

 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
其实就是端口阻抗替代部分PEC,导致结构阻抗Z=R+jX 中的R发生了变化,可通过使用小值端口阻抗来验证:
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再次强调,MS是和激励无关的,这句话理解起来要给激励加个限制,无阻抗的端口激励。端口阻抗和激励是分开的两件事。

 

那么问题又来了,我们计算CMA中的MWC,需要添加端口,那么应该用一般天线的50欧姆端口还是近零欧姆端口呢?或者换个问法是,我们应该关注有源的MS还是无源的MS结果呢?其实近零欧姆端口是没必要的,一是和实际馈电差别太大;二是流程上讲,CMA分析第一步已经无源计算MS,第二步计算有源MWC,算回与无源一致的MS是无意义的。

 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 

那么问题又又来了,这种第二步计算MWC时计算出的MS有什么用吗?有一种情况是用于MIMO系统中,我们用CMA第一步和第二步来优化天线端口1,这时有源MS可以用于第三步的其他天线优化,比如优化第二个天线的带宽和MIMO隔离度。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提到带宽,CA和Eigenvalue都是个不错的带宽信息,CA为180度处的斜率,越倾斜越窄带,或者Eigenvalue为0处的斜率。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比如圆极化贴片,两个模式的CA=180斜率差不多,所以在其MS相等的频率(2450MHz附近)可作为中心频率激励出圆极化,而端口位置就要与两个模式主极化电流方向的45度角分线上,这样才能差出90度相位差;而离中心点的距离,则由电场和电流的强度分布形成的阻抗决定哦!
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 

如何理解CMA中计算MWC时的MS【CST教程】 

 

(内容、图片来源:CST仿真专家之路公众号,侵删)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未注明作者、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,如出现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内容信息对您产生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 主 营 产 品
cst
Abaqus
Powerflow
Xflow
simpack
CATIA
最 新 内 容
热 门 文 章
知 识 科 普
方 案 解 析
  • 汽车交通
  • 风能电源
  • 船舶机械
  • 生物医疗
  • 土木建筑
  • 新能源
  • 高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