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20856065
索 取 报 价
资   讯   中   心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

来源: | 作者:thinks | 发布时间: 2023-10-19 | 64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激发态原子的寿命不仅是跟原子本身有关,也是其环境的函数。本案例中,我们在弱激发(无饱和)的情况下,研究单个分子的荧光率与激光照射的球形金纳米颗粒间距的函数。激发态的衰变可分为辐射(荧光)和非辐射(欧姆损耗/发热)路径。纳米发射器离金粒子表面越近,欧姆效应损失的相对能量就越大。如参考文献中所示,存在一定的间隙宽度,其中的综合效应导致荧光整体增加,场增强足以抵消金球吸收的重量能量损失。

 

打开CST使用纳米天线模板,只研究461.5THz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添加金材料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画个金球,半径R,初始可以是20纳米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添加平面波,注意方向和极化,这里我们在Y+方向传播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边界都是open add space,对称面与平面波极化一致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作为主项目,我们添加gap参数用于一会参数扫描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求解器激励平面波,计算一个频率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仿真结束,查看电场,可见球的上下部位电场有增强效果。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这里模拟的是激光照射某些结构是可以产生局部强电场的现象。接下来我们将利用SAM流程,多个子任务相联的方法,研究该增强的电场对分子受激发跃迁发出荧光的影响。参数当然就是金球半径和金球与分子之间的距离。

 

先参数扫描半径看电场变化,进入电路图,添加扫描参数任务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添加3D模型,一定要和主项目联系起来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将三维任务拖进扫描任务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下面设置三维场任务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WCS放在球顶,可用选点或移动R,这样WCS可以被参数R控制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画一条三维直线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出来更新子任务一次,这样可以得到电场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回到子任务,后处理提取该直线上的电场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回到主任务的电路图,添加第二个三维任务,这回我们添加分子发射结构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设置三维之前,可添加第二个参数扫描任务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将第二个扫描距离的任务放进第一个扫描半径的任务中,这样每个半径都可以拿到一条关于距离的曲线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下面进入分子激发仿真设置,将WCS从原点移到R+gap,在这个位置画个1纳米高的偶极子天线,用来表示分子。其中心与球顶的距离便是gap。端口是5000欧姆高阻抗。建模细节就跳过了,提示就是画一个圆柱,blend边,然后中间切开。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边界改成磁边界对称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由于天线较小,所以用比较小的最小网格加密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提高曲面的表示弧度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由于辐射能量非常小,F求解器激励端口1,还需要提高精度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回到主任务电路图,同理,更新一次分子发射的三维任务,这样就可以有功率的结果了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有了这个结果,我们就可以用后处理提取量子效率,将发射功率除以受激功率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在将该1DC结果提取成0D结果,这样才能参数扫描画曲线,重命名为Qeff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 

 

再次确保两个三维子任务的参数与主任务参数链接好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下面我们添加后处理任务在第二个扫描任务下面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改后处理PP1任务中添加三个后处理,先是场任务中的直线上的电场在gap的位置的场强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然后将该场强平方,自动归一化,获得该处环境下的激发率(excitation rate):
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再将激发率与分子本身的量子效率相乘,得到荧光增效: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都设置好之后,更新Sweep1任务,这样全部的任务都计算: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 

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结果曲线,量子效率在金属球太近的情况下大幅降低,欧姆损耗严重,也就是发光能力下降;而金属球的电场场增强效果是距离越近越强,所以,存在某个合适的位置,激光入射,形成局部强电场,激发分子跃迁,达到发出荧光能力最强。

 

与文献结果和测量一致:

CST纳米光学 --- 单分子荧光增强, 激发态衰变,量子效率, SAM流程 

 

参考:Anger,P., Bharadwaj, P., & Novotny, L. (2006). Enhancement and Quenching ofSingle-Molecule Fluorescence. Physical Review Letters, 96(11).doi:10.1103/physrevlett.96.113002 

 

 

小结:

1.    想好扫描参数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,用SAM系统装配建模流程的子任务叠加方法,可以得到很多复杂的结果曲线。

2.    如果任务树中看不到某些结果,一般是需要update一次。

3.    分子或纳米天线可用高阻抗的偶极子表示,同时需要调高求解器精确度和加密网格。

 

(内容、图片来源:CST仿真专家之路公众号,侵删)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未注明作者、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,如出现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内容信息对您产生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 主 营 产 品
cst
Abaqus
Powerflow
Xflow
simpack
CATIA
最 新 内 容
热 门 文 章
知 识 科 普
方 案 解 析
  • 汽车交通
  • 风能电源
  • 船舶机械
  • 生物医疗
  • 土木建筑
  • 新能源
  • 高科技